近日,记者走进安徽淮北市东北部新开发的朔西湖公园,只见这里碧波荡漾,几群白鹭和野鸭不时掠过湖面。如果不是钻出水面的两排行道树梢和特意保留的半拉泡在水中的老旧房屋,很难让人想到这里原来是淮北矿务局朔里煤矿的采煤沉陷区。
淮北市因煤而建、缘煤而兴。建市60多年来,淮北市累计生产原煤11亿吨,在贡献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沉陷、资源枯竭之痛。全市因采煤沉陷土地41.6万亩。
近年来,淮北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实施矿山地质环境大治理大修复大保护,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探索形成“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的治理模式,累计综合治理沉陷地20.6万亩,治理率为50%,投入治理资金多亿元,成功将昔日煤灰蔽日的“矿山城市”打造成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公园城市”。
废地巧用
以朔西湖公园为例,其所在塌陷区总面积1.45万亩,其中湖泊亩。这一带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沉陷,最大沉陷深度11米,平均沉陷深度5米。
为治理采煤留下的“疮疤”,年12月,淮北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朔西湖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项目,鼓励企业采取市场化方式推动采煤沉陷区环境整治。政府牵头以淮北市建投集团为主成立淮北市朔西湖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市属国企引领投资、区属国企充分进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方法探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市场化模式。
淮北市朔西湖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瞿正阳告诉记者,沉陷区治理离不开政府投资,但光靠财政资金投入毕竟有限,需要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
瞿正阳表示,公司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取得朔西湖周边区域加油加气站用地及经营权、公共汽车线路运营、天然气管网及管道燃气、供水、供热、分布式能源、路侧停车收费权,高铁北站广告等经营性资源的经营权,所获取的经营收入则用来弥补前期投入和朔西湖后期项目开发,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了解到,朔西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共分三期,总治理面积9.6平方公里。一期项目投资约2.7亿元,治理面积约2.2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将于近期正式向公众开放。未来,朔西湖将逐步建成朔西揽胜、矿城印记、荷风涟漪、活力水岸等10大景观,并将引入康养等新产业。
淮北市发改委副主任杨石磊告诉记者,朔西湖公园是淮北市做精“保护水”的文章,破解沉陷区深浅不一的治理难题的又一典型举措。此外,淮北市还建设了绿金湖、南湖、碳谷湖、乾隆湖等多个生态公园,全市湿地保护率达39.1%,呈现出“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特色风貌。其中南湖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治理连片沉陷水面余亩,形成总面积2.1平方公里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绿金湖项目投入26亿元,总治理面积3.61万亩,成为目前全国地级市城区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
科学治理
淮北市还进一步做活“科学治”的文章,充分应用新技术破解采煤区沉陷模式不一的修复难题。
“稳建厂”——当地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废弃物充填造地,建成近10平方公里的市高新区—龙湖项目区。“目前龙湖项目区已入驻企业60余家。”杨石磊说。
“沉修路”——在道路建设时,根据沉降情况,采取柔性路面设计,修建过渡路面;对出现沉陷的桥涵采用整体构造物设计,减缓沉陷现象,目前已修复人民东路、创新大道、杜集朔西湖沉陷道路等路网51.3公里。
“半稳半沉栽上树”——采取充填粉煤灰、覆土等技术措施,累计复垦造林余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4.4%。
当地积极推广“覆岩隔层注浆充填技术”,利用高压浆液充填地下采空区裂隙、离层,消除采空区内较大空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记者在现场看到,淮北矿业集团在煤矿采空区上建成了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共计21层、高达97米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应用“超高水材料充填技术”,采用中国矿业大学研发的超高水材料,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开采,减少耕地沉陷量和沉降度,淮北临涣煤矿采用此技术,减少采煤沉陷地近亩。
惠及群众
如何做好采煤沉陷区群众的安置工作,是做好采煤沉陷区治理的关键。
记者采访了解到,淮北市在相山区近郊光明、代庄等6个沉陷村庄,投资约5.7亿元,新建6层农民新居栋,占地亩,安置群众1.2万人。濉溪县刘桥镇统一规划新村,投资8.5亿元、占地亩,建成51万平方米的多层住宅楼栋,安置5个行政村1.8万村民。
解决了塌陷区群众住的问题,淮北市又积极招商引资,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濉溪县刘桥镇小城村农民张艳告诉记者,她以前的住处距濉溪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约15公里,原有房地因采煤而沉陷。她家于年搬进了刘桥镇搬迁安置小区5期居住,距离开发区仅2公里,交通十分方便。现在她在濉溪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找到了一份质检员工作,月收入多元,生活质量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
多年来,淮北累计搬迁村庄个,妥善解决27.6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该市还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
“对于剩下的20多万亩未治理区域,我们将在目前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妥善整治,力争让淮北市添更多绿色,增加更多发展后劲。”杨石磊说。(经济日报记者梁睿白海星)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