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有个石山孜遗址张春玉听说淮北烈山区古饶镇有个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山孜遗址,内心不免产生一种好奇,便在文友马兄的引领下,前往一览。远远望处,像一个不太高的小山包。说是遗址,感觉有点失望,本以为像一个公园,或者像一座孤独的山。如果不是马兄带着,估计从旁边过去,也不会注意它竟是国家级的遗址。每期一望去,就感到它实在太小了。在一马平川的平原里,它像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在那孤单地立着。据史料记载,石山孜文化遗址位于濉溪县古饶乡平山村,面积2万多平方米。遗存距今约—年,是目前淮北地区发现时代较早的史前文化遗存之一,文化内涵丰富。遗址南北长米,东西宽米,文化层厚约2米。遗址地势略高于四周,由于历年黄河泛滥,表面覆盖沙土层厚约1米。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进行重点调查,发现文化层和红烧土,手制陶纺轮,大量锥形鼎足及陶片、器足,还出土了陶拍、陶饼、陶质器座、石斧、蚌刀、骨质靴形器等。年5月,石山孜遗址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乖乖,别看它不大起眼,名气可是很大的。清光绪《凤阳府志》还有记载:“宿州西北50余里有石山,周围上一里许,纯石无土,介然独峙,层层迭起,嵌空玲珑,如雕如画。”故老乡传此山为天庭中的神仙杨二郎担山时掉下的扁担楔子,又称为“飞来峰”。这个传说很符合石山孜,漫野地突兀一个小山包,左右多远都见不到一块石头,最好的诠释就是飞来的。转着小山包走一圈,最多半个小时,如果不是周围一座座瘮眼的坟墓,估计会慢慢地欣赏一番。在山下,和一个搭棚居住的老乡聊了一会儿。周围的村庄搬迁了,那个在历史上称之为石山孜村的地方,也成了历史记载中的名词。只有这个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山孜遗址得以幸存下来,除了那块标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其他都没大变化。山包上没有路,但能清晰看到行人的痕迹。山上都是大块的石头,半山腰有一小小的亭子。走近了才看出是谁家的宗祠。也许是冬天的缘故吧,山上的绿色植被很少,偶尔还能感受一点点的陡峭山势,这让我们更有了爬上去的兴趣。我们很快就上到了山顶。山顶有一条明显的山道,长不过几十米,却给我们一种登山远望的感觉。四周都是广袤的平原,田地里有绿色的麦苗,还有一片片拔地而起的厂房。更远处,有白雾飘出的是熟悉的淮北平山电厂。在山上,我们看着自然的风光,畅谈着七千年前的飞来峰的前世后生,也为它设想着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能以石山孜遗址为中心,建一处公园,开发一片集悠闲、旅游文化于一体的胜地该多好,既能让后代记住二郎担山的传说,也为子孙留下一处山石风景的乐园。张春玉创作简介:张春玉,男,煤矿作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煤矿作家高研班学员,安徽文学院首届作家高研班学员。先后在安徽工人日报、煤炭报、《当代矿工》、《安徽文学》、《阳光》、《长篇小说.海外版》、《清明》等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多万字,作品曾入选《散文荟萃》、《爱在矿山》、《安徽小小说五十家》等书。年,小说《根扎深处》荣获“古井杯”安徽省第二届小说大赛淮河小说奖。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个人小说集《根扎深处》。作者/来源:雷鸣春雨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70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