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医共体建设,分享结余资金,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中心统筹管理12项基本公共卫生的考核与资金拨付。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相关人员临床知识培训,今年以来,举办各类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讲座15场次,参训人员人次。
队伍融合。全县96名专业公共卫生医师、名县级临床医生参与1+1+1签约服务团队。组织医生定期到村卫生室开展义诊,协助做好重点人群慢病管理。今年以来,开展技术培训19次、村卫生室义诊次。
服务融合。推行医疗处方和健康处方“双处方”制度,促进重点疾病的预防控制,降低重点人群的发病率及重症率。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设立慢性病科,将11.85万名高血压、4.10万名糖尿病患者纳入门诊管理,结合医保政策加强临床服务干预。
信息融合。发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核心作用,初步实现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数据在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动态归集,通过全民健康平台对医疗机构诊疗信息智能分析,实现对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情况智能提醒。1-9月,利用“两卡制”信息系统采集人脸数72.1万人、采集率64.5%,实现慢病智能提醒3.2万人。(孙东海邬宏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