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图为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陈桥村,农技专家(左)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管理。
万善朝摄(人民视觉)
农业技术全程服务,确保农民“虫口”夺粮
“又是一个丰收年!”亩水稻开镰在即,黑龙江省鸡东县明德乡北河村农民徐海宝舒了口气,“多亏农技人员把脉开方,防住了病害,保住了丰收。”
“虫口”夺粮,离不开科学防控。徐海宝回忆,今年7月下旬,村里的植保员巡查发现,稻田里有部分稻尖上出现了空粒,“看着像是褐变穗,但也不太拿得准,万一是稻瘟病可就麻烦了!”
第二天一大早,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农技人员就上门了,仔细把脉问诊,查看病情。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徐海宝抓紧按方喷药,“农技员不仅带来了药方,还提醒咱注意哪些环节,很快就控制住了病害。”
“粮食三分种、七分管”,向阳镇忠信村种粮户刘井权对此体会颇深。前段时间,刘井权种的玉米叶子上长出了一块块暗黄干斑,怎么办?老刘赶紧向植保员郜德君求助。几番指导,刘井权弄清了病因,及时处置,渡过了难关。
如何科学防控作物病虫害,是广大农民关心的事。聚焦这件“关键小事”,今年以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实施“三大农技行动”,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技术支撑。中心主任魏启文介绍,在农技服务上,抓住农时,抓好农事,强化技术普及指导,促进单产水平提升和投入品减量增效;同时,通过科学防灾、技术减灾,力争主要气象灾害损失率控制在5%左右、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实现“虫口”夺粮。
让农业技术全程贴身服务农民。鸡东县延伸基层农技服务网络,选聘了60名农民兼职植保员,通过“掌上植保”APP开展农情调查并实时上报。针对监测信息,及时组织专家分析研判,开展统防统治。“我种玉米20多年了,看一看叶子,捏一捏穗粒,就有数了。”连续3年担任病虫情报“轻骑兵”的郜德君说,地里日常的病虫害,他直接就能帮农户解决。
鸡东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王立军介绍,今年8月以来,23名农技人员组成了抗旱小分队,分成6个小组,在全县11个乡镇开展抗旱、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当前,全县各种农作物长势良好,早熟品种陆续开始收获。
农技服务到位,秋粮丰收有基础。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国秋粮种植面积超过12.9亿亩,目前大部地区秋粮作物生育进程正常,土壤墒情适宜,病虫防控到位,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基础好。
实用技术显身手,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沿着新修的硬化路行至山腰,一大片樱桃树呈现眼前。在四川省汶川县快乐山寨甜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农民们忙着给果树施肥、除草。“我们的樱桃又甜又脆,5月底就销售一空了!”合作社理事长赵伦国快人快语,合作社栽种了余株果树,靠着好品质,每斤樱桃能卖出普通品种的3倍价格。
为啥这里的甜樱桃俏销?“种果树全是学问,这几年专家手把手教,我们靠的就是新技术!”赵伦国道出秘诀。
汶川县是“樱桃之乡”,荣获中国优质甜樱桃生产基地称号。“尽管产业有基础,但不少农民种植技术仍有局限。”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周桂虹说,甜樱桃树大多长在半山腰,许多果农舍不得修剪,树体过于高大,底层枝条缺乏光照,容易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
让甜樱桃产业提质增效,技术推广是关键。年开始,汶川县成立了项目攻坚组,技术人员带着多名农民,“一对一、手把手”传授缩冠修剪技术,两年过后,果农尝到了甜头,成了科技推广的主力军。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技术推广处处长崔江浩介绍,近年来,全国共组织个农业科研单位的1.5万多名专家开展科技帮扶,为脱贫县组建了多个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2.3万余个。各地还从乡村能人中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26万人,指导服务覆盖所有脱贫村。
许多农民成了技术“明白人”。“甜樱桃是异花授粉,遇到极端天气,产量五六十斤的树有可能只收五六斤。”赵伦国说起技术头头是道,为了促进增产,传统果园里需要保留相当比例的授粉树,“这些树结果量不高,但对果园很关键。”
新技术促增收。在政策支持下,汶川县许多农民合作社引进新树种,对部分老品种实施嫁接。如今,赵伦国的亩果园,通过冠幅矮化和树种更新,甜樱桃总产量增长了三四万斤。明年,赵伦国打算给樱桃套袋,提升品质、延长保鲜期,他满怀信心,“这甜樱桃是越种越甜。”
“有了技术保障,樱桃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汶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机关党委书记王鹏介绍,目前全县樱桃挂果面积达2.7万亩,年产量吨,年销售收入达到5.12亿元。
创新服务供给,乡村涌现更多“田秀才”“土专家”
“再过几天,越冬辣椒就要定植了。”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小仲村农民刘超,建了5个暖棚,这些天趁着休棚,他把棚子里外打扫干净,整地、消毒,做好准备。刘超种的品种,是“清华一号”龙椒。“种了三四年了,产量高、价格好,靠谱!”他说。
培育“龙椒系列”辣椒品种的,是当地的“土专家”张清华。学农出身的张清华,在外工作多年后选择了回乡发展,他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辣椒新品种,适应当地气候,从年起在全县推广,累计带动1万多户农民增收。
种辣椒是个技术活。为了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张清华对辣椒种植过程科学量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给农民。比如,预防根腐病有3招:盛夏高温闷棚,进行1次土壤消毒;定植1周后,按配方灌根,杀灭根系周围的致病菌;全程至少施用3次以上有益菌。
刘超感叹:“张老师的防治方案,好学、实用,操作起来也方便。”去年,他种的辣椒亩产达到1万多斤、纯利润达到4万元。
在兰陵县,像张清华这样的本土农业人才还有很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吴汉花介绍,目前兰陵县选拔本土“田秀才”“土专家”名,培育特聘农技员10名,村级技术指导员70名。
为了让农民及时掌握农业技术,兰陵县开展了“专家+基地”活动,组建30个专家小组对接帮扶。“专家以点带面,通过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示范网络,发挥了推广示范带动作用。”吴汉花说。
创新农技服务供给方式,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给千家万户。崔江浩介绍,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教单位、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同时,加快推进“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打造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为多万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高素质农民提供在线学习和服务,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