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湾海底隧道盾构工人正在吊运管片。张朋飞摄
广州至湛江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穿海之旅”提速;宝钢湛江钢铁火热不减,氢基竖炉系统项目(一步)竖炉本体一层钢柱完成安装;医院搬迁改造项目稳步推进,托起群众健康梦……行走在湛江大地,发展的热浪扑面而来。
重点项目是保持经济稳增长的“定盘星”。面对国内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南海之滨有效投资重磅落地,项目进度条不断刷新,新技术持续突破,演绎着一幕幕逆势而上的“速度与激情”。截至今年7月底,湛江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3亿元,新开工重点项目51个,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南方日报记者陈思亮通讯员庄昀秉
重大项目并联审批专班服务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早在年3月,湛江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湛江市重点项目总指挥部组建方案》,成立了重点项目总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开总指挥部会议,实现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全覆盖,高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跨部门、跨区域、全局性的协调指挥机制,为重大项目建设加足马力。今年6月,湛江市政府又成立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建立起总指挥部全体会议、办公室工作例会、领域专项指挥部调度机制3个层次协调机制,并成立11个领域专项指挥部。
“湛江在全省地级市以上率先成立市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全面梳理重点项目推进堵点、卡点问题。”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郭雄表示,湛江采用“收集项目信息—制定项目清单—研究优化流程—交办工作清单—跟踪督办”闭环工作流程,管理推动重点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提速增效。
专人包靠,推动湛江重点项目“加速跑”。“一周一研判、半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的调度机制为湛江定期协调解决项目存在问题开出“良方”。“一项目一专员、一项目一台账、一日一更新”管理,和“一日一会商、一日一督导、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在这片热土上,已是常态。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命之翼、经济发展活力之源,能不能服务好项目,服务好企业,是检验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为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调度,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牵头起草了《湛江市重点企业服务活动工作方案》。
据方案,湛江市将规模以上工作、规模以上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商业等相关行业前30强企业和30家有改进空间的高耗能工业企业纳入全市重点企业活动服务范围,安排市四套班子领导挂点联系企业,统筹协调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开展暖企服务,积极响应企业诉求,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在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方面,湛江坚持按在建项目的管理要求管好储备项目。据悉,湛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印发实施《湛江市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前期预备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前期工作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推动更多前期预备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基础设施海陆空并驾齐驱
眼下,随着现代产业遍地开花,湛江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重点项目数量最多、完成投资额最高、产业集聚效应最强的高光时期。日前湛江经济半年报出炉,上半年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向好。如何保持态势,抓紧抓实重点项目,尤其是基础项目的推进,显得举足轻重。
取一张地图,以湛江为圆心,以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为主骨架的陆海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正走进现实,频频刷新着“时空感”,以往“短板”正成为“新优势”。
旋转刀盘、精选点位、拼装管片……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火热攀升,穿海利器“永兴号”盾构机高速运转向海掘进,建设者们铆足干劲,让湛江人最为关切的广湛同城梦从纸面跃进日常。
目前,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盾构目前累计施工掘进环,掘进进尺米,进入海域段超米,力争在年底前完成米海域段的施工任务。项目建成后,广州至湛江中心城区可90分钟互达。
目光拉回陆地,遂溪大道施工现场挖掘机轰隆作响,运输车往来穿梭,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铺设着人行道地砖,美丽宽敞的新道路将带动“溪”牛向前奔跑。
作为全县首条双向十二车道公路,全长6.公里的遂溪大道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