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特别是近百年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宿州人民同许多爱国志士一道,为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和新的成立前赴后继,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和革命圣迹。我市埇桥区、砀山县、灵璧县已经被列入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二批)。
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见证了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近年来,我市把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摆在重要位置,先后编制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保护规划和消防安防方案,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旧址保护规划和石相纪念馆陈列方案、菠林灵北抗日中学旧址修缮方案等20多个方案;新创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处;着力策划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为“红色文化旅游”主题团队游安排补助等。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目前已经摸排登记革命文物91处。其中,国保1处、市保5处、县保12处、一般文物点73处。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将持续做好“保护、管理、运用”三项重点工作,强化文旅融合,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发挥革命文化教化育人功能,讲好宿州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沧桑古楼留有红色印记
初夏时节,草木葱茏,处处生机勃勃。来到了埇桥区符离镇的沈圩村,“古楼”就在一片红花绿树之中。
据当地村民介绍,古楼现存有东、西两座,原为沈姓两兄弟在清代乾隆年间所建,距今有多年的历史。两座古楼皆为明三暗五结构,单体为砖砌木结构建筑,东西两端各有一间木阁楼。在年冬天(淮海战役期间),陈毅元帅曾在东侧的古楼居住过数天。现在,符离镇利用沈家古楼分别建成了沈圩村民俗馆和陈毅元帅淮海战役纪念馆。
沈圩村民俗馆、陈毅元帅淮海战役纪念馆
在陈毅元帅淮海战役纪念馆,看到了淮海战役时期留下的一些图片和实物。当地村民说,这里的很多物品,都是后来从附近征集到的,大部分是淮海战役小李庄阻击战留下的遗存。最东边的这间木阁楼,就是陈毅元帅曾居住过的地方,桌、椅、马灯和床铺都按照原来的样子摆放。可以想象,在那个时候,陈毅元帅和革命先辈们在此商讨作战计划的情景。
据《淮海战役符离展陈简介》:符离镇距宿州15公里,徐州30公里,位于徐宿之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为原宿县城的北大门,解放符离、攻取宿县城是关系淮海战役胜利的关键战斗。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的四纵队、华东野战军的三纵队和两广纵队,奉命迅速抢占徐州至宿县铁路沿线的各个据点,包围宿县,切断敌人的铁路运输,阻截国民党军队的北援和南逃,向徐州进击,完成包围徐州的战略部署,在符离小李庄与敌人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并在张楼西山发生激烈的肉搏战。战斗从早晨一直进行到太阳落山。这次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孙元良兵团41军军部所属的师,俘敌三千余人,缴获山炮12门、汽车60辆和大量的军用器械。在这次战斗中,中野11旅、13旅和22旅分别攻占了符离集、李家庄和央沟车站,彻底斩断了徐蚌线,有力配合了华野围歼黄伯韬兵团。毛主席高度评价中野斩断津浦线的行动,11月13日致电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刘邓陈已抓住孙元良歼灭甚好。此点关系全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如今,沈圩古楼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毅元帅淮海战役纪念馆也被挂牌为埇桥区党性教育基地,经常有单位和学校组织人员过来参观和学习。留下了革命先辈足迹的沈圩古楼,已经成为人们淮海战役中的那段峥嵘历史、缅怀和学习革命先辈的重要场所。
老家具见证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
五月榴花开欲燃,在淮海战役总前委蔡洼会议旧址,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
“就是在这个房子里,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召开了唯一的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休息时,随军为五位首长在屋前的石榴树下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如今,照片中的石榴树还在,每年都会开花、结果。”在杨家台子中间院子后排屋子前,讲解员郑昆明对说道。
走进旧址内部,正中用长桌、地图和塑像等再现了五位前委开会时的场景,东侧的房间是刘伯承曾经住过的,西边是、粟裕的旧居。当年总前委开会用的桌椅、条几以及粟裕、用过的床、文件柜等家具,都还按照原样保存着。
“运用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展示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了解及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艰苦卓绝、波澜壮阔和惊心动魄的奋斗历程,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而努力奋斗。”郑昆明说。
年12月16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华东野战军代司令、代政委粟裕率领指挥部进驻萧县蔡洼村杨家台子,在此后的28天里,粟裕一直驻守在蔡洼。将指挥部驻地选择在这里,是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在提前察看地形后做出的决定。这里与淮海战役主战场距离适中,便于指挥,周围尽是芦苇荡,便于隐蔽;杨姓地主的女婿曾是彭雪枫的部下,杨家是开明地主,有很多人走上革命道路;杨家台子房屋众多,主体建筑为三排两进,有6个小院,适合华野指挥部安排使用。
年12月16日晚上,刘伯承、陈毅、乘坐吉普车由濉溪县小李庄来到蔡洼,第二天,谭震林也从前线赶来参加总前委会议。这是总前委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也是唯一的一次。此时,淮海战役已经稳操胜券,会议的主题是研究渡江战役作战计划与部队整编方案。休息时,五位前委还一起合影。就是这张珍贵的照片,让今天的人们可以重睹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风采。会后,刘伯承、陈毅带着总前委会议研究的意见,乘车到西柏坡向主席汇报,从蔡洼村返回总前委驻地小李家村,粟裕留在蔡洼的华野指挥部,一直到年1月12日离开。
近年来,在国家、省及地方政策资金的扶持下,萧县县委、县政府遵循“分级保护、属地管理、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通过恢复杨家台子文物主体的65间房屋、还原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场景、建成誓师广场和游客服务中心等,全面提升蔡洼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年7月1日,蔡洼红色旅游景区文物主体实现免费开放,每天参观人数从人到0人不等,最高峰值超过人,红色教育基地的功能日益彰显。目前,蔡洼红色旅游景区已经被评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安徽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等。
马刀“诉说”一段抗战传奇
刚踏进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石相纪念馆的大门,一位面带微笑的老人就热情地迎了上来。从交谈中得知,老人名叫郭清泉,今年66岁,是栏杆中心学校的退休教师。他自幼就爱听老人讲述革命故事,还迷上了收藏老物件,现在是馆内的讲解员。
郭清泉告诉,年下半年至年初,张爱萍将军曾三进石相,奠定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发展的基石,这里至今还保存着很多当年的遗迹、遗物。在纪念馆展示的众多实物中,郭清泉重点介绍了两把马刀。
“这两把刀是新四军四师骑兵团曾经用过的,当时被称为‘雪枫刀’。你们看,虽然刀上现在满是锈迹,但是刀刃上的缺口依然很清晰,很明显是多次杀敌后留下的。”郭清泉说道。在七年前,他听说当地村民手中有两把“雪枫刀”,就多次去寻访,并与原来的收藏者协商,经过半年时间的软磨硬泡,才把这两把刀收了过来。石相纪念馆初建时,郭清泉立刻就把这两把马刀拿了出来,放在了展厅里。他说,要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两把刀,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那段历史,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新四军四师的历史上,彭雪枫亲自创建和培养的骑兵团,与《拂晓报》和拂晓剧团,并称“三宝”。这支红色的铁骑,曾在淮北平原上纵横驰骋,立下了赫赫战功,令日寇闻风丧胆。根据《淮北铁骑——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老战士文集》一书记载,新四军四师骑兵团团长周纯麟,在吸收国民党骑兵马刀和日军战刀长处的基础上,画出比日军战刀长5公分,比国民党骑兵马刀长10公分并带有护手圈的刀样,要求打造出的马刀能把叠在一起的2枚铜板一刀劈开,而刀刃没有一点缺损和卷口。这种特别打制的马刀送到骑兵手里后,大家都爱不释手,在刀把上精心缠上布条,并给马刀起名“雪枫刀”。根据书中记载及当地村民口述,郭清泉认为,这两把马刀就是新四军四师骑兵团的战刀。
“一寸长,一寸强”,这种马刀在作战时的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刀柄处护手圈的设计,平时可以方便战士在骑马时挂在腰间,在与敌人对战时,还能保护战士的手掌。通过这两把马刀,人们可以感受到骑兵团战士与敌人浴血奋战时的英勇和无畏。
文
王云图
苏洋
作者/来源: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