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二里社区居民有序选房。黄鹤鸣摄
天蒙蒙亮,闹钟刚响,夏娟娟一骨碌翻身起床,出门直奔安徽淮北市濉溪县濉溪镇二里社区养老服务站。几天前,她和同村组的代志启约好,看谁能当“签约第一人”。
队伍很长,都是熟面孔。“都这么积极?看来我这第一没戏了!”一边和熟人招呼,她一边打听:你打算选哪处房?
按照濉溪县政府发布的公示,从12月6日起,二里社区居民可以开始签动迁选房草签协议。截至12月18日晚,二里社区户人家已经有户选好了房,其中户草签了选房协议。
这段时间每天都紧盯签约进度、现场调度的濉溪镇党委书记陆松平,忙得嗓子都哑了。看到签约情况,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困局
新老城区棚改政策有差异,方案悬而未决,改造计划两度搁浅
“这个安置签约,我们盼了5年。”手握草签协议,代志启心情有些复杂。
二里社区居民曾两次与棚户区改造计划擦肩而过。
二里社区由村改居而来,是典型的城中村,原辖4个村组。一条铁路穿村而过,铁道以西的彭庄是新城,许多年前就完成棚改。铁道以东的二里、三里、马圩是老城,足有亩地,住着户人家1人。这里的房屋,多是上世纪90年代村民自建房,时间一久,墙体裂缝、墙面脱落,隐患不少。
年,二里社区地块纳入棚户区改造规划。不过,因新老城区棚改政策有差异,不少居民心里不平衡。
夏娟娟一家四口住在平方米的自建房,两个儿子,一个初中,一个小学。当父母的,谁不想孩子居住环境好些?但瞅瞅新城的棚改政策,心有不甘。“不合适!”
也有赞同的。老支书赵太山很积极。他自有盘算:早签不就能早改善居住条件吗?
赞成的群众是少数。征求意见时,包括夏娟娟在内的约2/3居民,都要求按彭庄的征收补偿标准。于是,棚改方案未再推行。
这些年,镇里也会安排一定经费,用于二里社区基础设施维护和卫生保洁。但几年过去,周边高楼拔地而起,马路拉直、环境变美,二里社区却不见起色。
二里社区6条干道还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用居民话说,买个鸡蛋回家路上都能颠碎。没有排水系统,多人只能共用4个公厕,没人打扫,环境堪忧。镇里计划安装供水系统,但每家元的入户费,遭到大多数人反对,宁愿用家里自备井取水生活。碰上连续下雨,水质受污,打上来的水也变得混浊。
年,县里再次就棚改方案征求群众意见。这次,赞成者明显多了,但仍不过半数,棚改计划再度搁浅。
经济条件较好的代志启一家,在外租了房子。夏娟娟和多名居民,则继续留在二里社区,喝着自家井里打上的水,每天深一脚浅一脚地奔波在“水泥路”上。
破局
召开会议、现场调研、专题调度,确定“长短结合”的动迁方案
“这事儿总不能这么拖着吧。”二里社区的问题,引起了一位老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