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在“年根儿你是怎么过的?”这个儿化音被奶奶用淳朴的方言表达,特别地道,软萌软萌的。和“过年”“春节”这些官方语言相比,我爱极了这个说法。
“年根儿”,或者“年根底儿”,单就这么一说,走丢的年味就回来了。
可不是吗?三百六十五个日子,一天一天,就溜到最后,就像一棵大树,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把风霜雨露一股脑输送到根部,这是积累,这是积蓄,这是积淀。然后,盘点这一年的付出与得到,拍拍衣袖,打开新的一年。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怎么过的呢?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没有欢乐也没有悲伤,没有热闹也没有冷清,没有期盼也没有失落。特别是没有烟花没有鞭炮没有孩子的追逐打闹,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如果非得说和平时有区别的话,就是饭桌上多了几道菜。
第一次在睢宁县城过年,饭菜没有现成的,连一棵葱都需要自己剥,一中午下来,有些疲惫;做了一大桌子菜,却发现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吃的时候,又有些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