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叔,宋国铚邑(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人。春秋政治家、军事家。早年游历齐国时,收留百里奚。后秦穆公为完成霸业,招贤纳士,派大夫百里奚四处访贤,百里奚推荐了隐士蹇叔。后授上大夫,迁右庶长。在秦国辅佐秦穆公,任其上大夫、右相。
蹇叔仁德礼智兼备,为人谦卑和睦,有相国之才却甘愿在小村庄里享受着平凡而又宁静生活,不问仕途。他的著作《蹇子》是部兵书,主要讲述了战争中的策略和战术。后世对蹇叔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嵇康嵇康,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淮北)人,三国曹魏时期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等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是魏晋风华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身材高大,容貌出众。他博览群书,特别喜爱读老子和庄子的书。嵇康崇尚老庄之学,向往隐者的生活,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嵇康为人,虽然嫉恶如仇,然而喜怒不形于色,“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庄子》虽不断提示形就心和、不即不离、依违两行等处世技巧,“人间世”中“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一语,却也肯定了嵇康式的处世之道。
桓谭桓谭,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师和天文学家,沛国相(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他爱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喜非毁俗儒。哀帝、平帝间,位不过郎。王莽时任掌乐大夫。刘玄即位,诏拜太中大夫。光武帝时,任议郎给事中。因坚决反对谶纬神学,“极言谶之非经”,被光武帝目为“非圣无法”,险遭处斩。后被贬,出任六安郡丞,道中病卒。
他的形神论批判了精神不死的迷信思想。当时,统治阶级中的许多人都有得道成仙和长生不老的迷信思想,桓谭以烛与火比喻肉体与精神,尖锐指出,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更没有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他说:"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烛灭,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人之老死,"如火烛之俱尽矣。桓谭与扬雄是同时代的人,好朋友。在有生有死这个问题上他们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生之有长,长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时之代谢矣。"以烛人之喻,论证形死神灭,桓谭是第一人,对后世无神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刘伶刘伶是西晋时期的名士,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他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据说他有一次喝了一斛酒后,五斗才能消除酒病。其现存世的作品有《酒德颂》和《北芒客舍》。“幕天席地、熟视无睹、怒目切齿”等成语均出自《酒德颂》。
刘伶的著作《酒德颂》对“礼法”表示蔑视,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生活。其作品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但是,也有人对刘伶持肯定态度。例如,有人认为刘伶的诗歌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人认为刘伶的思想深刻,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薛广德薛广德是西汉沛郡相(今安徽省濉溪县)人,是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千户侯的薛鉴的第五代子孙,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他曾任博士、谏大夫、谏议大夫、淮阳太守、长信少府等职,后来又继贡禹之后任御史大夫,位及三公。薛广德为人温和文雅,宽容有涵养。
他的著作有《鲁诗》,薛广德早年师事王式,其后在楚国教授《鲁诗》,龚胜、龚舍兄弟二人都拜他为师。萧望之担任御史大夫时,任用薛广德为自己的属官,多次与他讨论政务,相当器重他,此后萧望之举荐薛广德,说他通晓经学,品性端正,适合在朝廷任职,薛广德因此得以进入朝廷。《汉书·薛广德传》中记载了薛广德上书请求辞职退隐的故事。
淮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淮北市,您可以欣赏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寺庙和文化遗址。例如,淮北市的古城墙、古街道、古庙宇等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景点。此外,淮北市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淮北民间艺术、淮北民间音乐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