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现在共辖16个地级市,其实在建国初期,区划格局并非如此,下辖几个面积非常大的专区,还有少部分省辖市。
后来经过多次的区划调整,这些专区不断地拆分、合并,渐渐形成各个地级市的格局。
不过安徽的地名变化并不是太大,除了徽州更名为黄山有比较大的变动外,其余的各个专区与现在的地级市基本一致,很多市至少首字是相同的。
我们今天介绍一个在年成立的专区,就是位于皖东北的宿县专区。目前安徽并没有这个地级市,但是从名字上看,很多人已经猜出跟宿州有很大的关系。
宿县专区,经过多次拆分,形成了2.5个地级市的规模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肯定会有一些奇怪,因为当时有专区和省辖市的概念,省辖市并非完全等同于现在的地级市。
至于宿县专区拆分出了哪2.5个地级市,我们今天会阐述得一清二楚。
年,宿县专区刚成立的时候,专署驻地位于宿城市。如果了解建国初期市县设置的,就知道,当时凡是叫市的,就说明城市基础还不错。专署驻地位于市的,一般实力也比较强。
不过到了4月份,宿城市、宿东县、宿西县合并成立了宿县。由市降格为县,这个在当时也算比较常见,可能是觉得有些市的规模还是不够。
专区之名一般是以驻地之名命名的,没有这次合并,恐怕宿县专区要更名为宿城专区了。
这个时候的宿县专区管辖的范围非常大,基本整个皖东北区域都是其政区范围,还包括江苏的4个县。
到了年6月,邳睢,睢宁县、泗阳县、宿迁市划归江苏,宿县专区共辖9个县,驻地位于宿县。
从年到年,宿城市经历了重新设立,又再度取消的过程,宿县专区的名字倒是一直延续下来了。
年,宿县专区的萧县、砀山县划归江苏,永城县归入河南,辖县数量减少到了7个。
到了年的时候,还有一个更大的变化来了,宿县专区与滁县专区合并,成为蚌埠专区,驻地位于蚌埠市。到了年的时候,蚌埠专区又撤销了,恢复了宿县专区。
这个蚌埠市,跟那0.5个地级市是有关系的。蚌埠市当时是省辖市,也位于皖东北地区,地位虽然很高,但是面积十分狭小。
在宿县专区内,还有一个县比较特别,就是濉溪县。濉溪县产煤,年就成立了淮北煤矿筹备处。
看到这里,很多人恐怕就明白了,濉溪和现在的淮北市有很大的关联。
年,濉溪县更名为濉溪市。年,又从濉溪市拆分了一部分,成立濉溪县。宿县专区恢复后,濉溪县是归宿县专区的,而濉溪市是属于省直辖的。
年,濉溪市更名为淮北市,所以淮北就是从宿县专区拆分出的1个地级市。到了年,濉溪县由宿县专区划归淮北市。
淮北市形成了1市1县的格局,可以说淮北市基本就是宿县地区原濉溪县的全部范围。后来经过拆分,濉溪市分为3个区,如今的淮北市就形成了3区1县的格局。
再说回蚌埠市,这是从宿县专区拆分出的0.5个地级市,为何会这么说呢?蚌埠当时就是地级的省辖市,跟宿县专区的同级的,不过面积太小。
到了年,宿县专区所属的五河、固镇、怀远3个县,划归了蚌埠市,原蚌埠市后来分成了4个区,就是如今的4区3县的格局。
所以说,现在的蚌埠市的一部分是从宿县专区拆分得来的,但是蚌埠一直都是地级,所以只能算0.5个市是从宿县专区拆分出来的。
另外一个地级市,答案就十分明显了,这就是宿州市。经过几次拆分之后,到了年,宿县地区下辖1市4县。
年,宿县地市合并,成立地级宿州市,原县级宿州市更名为埇桥区,下辖1区4县,直到现在依然是这个格局。
宿县专区拆分出2.5个地级市后,宿州市的人口依然全省第3宿县专区经过多次拆分,形成了现在的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的一部分,从拆分过程可以看出,淮北市相当于分走了一个县,而蚌埠市分走了3个县,宿州市只剩下1市4县。
而且宿县专区的驻地长期位于宿州市,所以宿州市才是宿县专区的主体,但是所剩下的县并不多,是不是现在的宿州市实力不强呢?
根据年安徽各市GDP数据,宿州市的GDP为亿,排在全省中间的位置。
根据七普人口数据,宿州市的常住人口为万,排在合肥、阜阳之后,是全省第三人口大市。
那么为何宿县专区拆分得如此厉害,原政区范围形成了现在的2.5个地级市,其主体的宿州市依然有如此大的人口体量呢?其实从各县市人口分布情况就可以看出端倪。
宿州市个个都是人口大县,其中埇桥区以万人,位居各县市区榜首;而最少的砀山县和泗县,也有76万多人。人口超过万的还有萧县。
埇桥区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口呢?其实只要认真看了前面的区划介绍就知道,埇桥区的前身就是宿县(宿县专区的驻地),而宿县是由3个县合并组建,所以才有如此规模。
也就是明面上,宿州市只分得4个县,其实这些县都是经过整合之后的人口大县。
所以宿州市才能位居安徽第三人口大市的行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