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大平原有个千年古镇,名字叫做临涣,老镇位于宿州城区西五十公里、濉溪县南三十余公里处。曾经与宿州有数千年的交集,这地方西周时期为宿州区域,唐代曾设临涣县,受辖于宿州,清朝时期,临涣为宿州三大镇之一。年,随着行政区划的变迁,这座老镇与宿州渐行渐远了,现在隶属淮北市濉溪县。
这座老镇最著名处当数文昌宫,始建于唐,明清时期文昌宫作为书院,年11月16日,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成立,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组成,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三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期间,文昌宫北院为总前委指挥部会议室、秘书处及刘、陈、邓首长住处,三位首长在这里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现在这里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宫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临涣一个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是茶馆多,这在皖北一带独树一帜。
临涣古城一角临涣紧靠浍河,因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曾是皖北地区著名的水路码头,为方便南来北往的客商,茶馆业逐渐繁荣昌盛,资料记载,临涣镇的茶文化兴起于东晋,再加上临涣镇附近有几处优质的水源,明清时期茶馆业曾达到鼎盛时期。茶馆大都设在临街处,门脸多为仿明清风格建筑,招牌有木质的,也有丝麻等质地的,微风吹过,也有《清明上河图》的韵味。茶馆里一般都摆设着几张八仙桌或陈年古董般的木茶桌,配有或圆或方的凳子,不知道是有意所为呢,还是年久失修,有的桌子、凳子缺角少棱、残缺不全。有的墙上贴有旧报纸,加上门两旁粗糙的石蹲、石凳等,使这些茶馆颇有年代感,有的墙上挂着些关于茶馆,关于茶客的照片,提醒人们这里曾经的辉煌。在临涣,茶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茶客,同样,茶客也养活了一个又一个茶馆,他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了上千年。这里的茶馆最大的不同是茶叶,这里的茶大多选取六安的茶梗,临涣人把这种低廉的茶梗叫做红茶棒。在其他地方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现在到茶馆喝茶的,当地人居多,外来寻梦的当在少数。在一家茶馆里,有老人在抽着旱烟袋,端着黑色、陶制的茶碗,慢悠悠地品味茶水、慢悠悠地颐养天年,这里也有年轻人在边喝边聊,也有的在这里打牌,谈笑,享受着幸福时光。
曾经富过老家具,有点年代感。来的都是客临涣还有一种美食,马蹄烧饼,与当地的羊肉汤算是绝配,不信?请你来品尝一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