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刘桥镇是典型的采煤沉陷搬迁镇,不同村庄的村民聚居在一起,打破了以“血缘、地缘、人缘”为主的传统乡村自治体系,邻里之间矛盾纠纷不断,为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濉溪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彭楼、前吕楼集中安置区内试点建设“幸福邻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打造邻里纠纷调解平台—老贾工作室,总结形成“笑、听、走、细”四字工作法,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化解邻里纠纷的新路径。年6月成立以来,“老贾工作室”共接待来访群众余人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件。年12月14日,省委书记郑栅洁在淮北调研期间,对老贾总结的“笑、听、走、细”四字工作方法给予肯定。
■微笑:舒缓情绪。一是微笑相迎。顺畅沟通是有效调解的前提。面对怒目圆睁、势不两立的当事人,老贾坚持用微笑拉近距离,用幽默的话语营造平和氛围,待双方情绪缓和后开展调解工作。二是微笑调解。遇到矛盾焦灼的案件时,老贾坚持带着微笑调解,用笑脸和善意感化双方,缓解剑拔弩张的情绪,为成功调解劝和打下基础。三是微笑帮扶。对因邻里矛盾、家庭矛盾等导致群众生活困难的,老贾积极联系党委政府,为困难群众争取政策帮扶、资金帮扶、物资帮扶。年夏天,村民卞某在玉米地打除草液时不慎误打到吴某的地里,导致吴某两垄玉米苗枯死。吴某气愤之下拔掉卞某几十棵玉米苗,随后双方发生激烈争吵。老贾将两家人请到工作室,让座倒水、拉家常,分析邻里关系与玉米的重要性,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倾听:摸清诉求。一是乐于倾听。双方当事人情绪较为激动,需要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和平心静气的沟通平台,要求调解员对待问题不急不躁。老贾时刻保持尊重、接纳、关怀的态度,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及时了解当事人的情绪、观点,让当事人感受到被理解,进而引导当事人敞开心扉。二是善于倾听。倾听双方当事人诉苦时,老贾善于从只言片语中捕捉有用的信息,从纷繁复杂的语言中总结提炼出能促进双方握手言和的美言良策。三是耐心倾听。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时,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都着急表达自己的意见,导致语无伦次、表述不清,这时老贾静下心、沉住气,做耐心的倾听者,认真倾听诉苦,弄清双方诉求。村民孟某发现自家两垄麦子被临边地块的孟某某收走,随后双方发生纠纷。老贾到达现场后,耐心倾听双方争议点,得知孟某某雇佣外地机械收割时,驾驶员不清楚麦田边界误收了孟某两垄麦子,但孟某某本人并不知情。弄清情况后,老贾提出现场测量被误割面积、估算价值、赔付清算,一场纠纷就地化解。
■走访:了解真相。一是走进群众身边。带着解决问题的初心,老贾走进村头巷尾、走到田间地头,深入了解事件起因和真相,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想法和矛盾的关键点,积极寻找到化解矛盾的突破口。二是走进群众家里。针对疑难复杂案件,老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家里,全面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情况,从群众的实际困难出发谋划调解之策。三是走进群众心间。群众利益无小事,老贾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时刻急群众之所急,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操心事。村民魏某报警称种的玉米被临边地块的侯某偷收一亩半,但因涉事地块为开荒地,地块归属界定不明,无法界定偷盗事实。为此,老贾多次走访侯某、魏某及邻居了解真相并实地勘察争议地块,得知双方此前就因涉事地块归属问题产生过纠纷,且多次调解无果。老贾获悉自己朋友与侯某关系较好,便动员朋友做侯某思想工作,成功说服侯某主动将争议收益返还魏某,促成双方确认争议地块归属,彻底消除了矛盾隐患。
■细节:突破问题。一是细心捕捉突破口。对一些时间跨度长、积怨深、处理难的矛盾纠纷,在调处过程中,老贾细心捕捉当事人双方能够退让的关键点,用心用情、用好巧劲化解矛盾。二是细致分析原因。在倾听双方当事人诉说的基础上,老贾从不同角色、不同角度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争取全面处理问题,避免偏颇与不公。三是细化调解方案。针对信访积案、重大疑难案件等,老贾坚持一案一策、个性化调解,逐一细化调解方案,确保制定的调解方案更符合当事人情况,切实提高调解成功率。村民杨某因私开诊所引发医疗事故并被判承担刑事和民事赔偿责任,但追究刑事责任后,杨某拒不执行民事赔偿部分。受害人王某找到老贾后,老贾走访杨某及其家人,分析利害关系的同时,讲清事件给王某家庭带来的伤害,让其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经过多次上门讲法律、讲道理、讲情义,老贾终于说动杨某履行民事赔偿责任,数年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来源:淮北改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