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团中央部署开展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扩大试点工作,改革试点扩大至全国县(市、区、旗)。安徽省共推荐21个县(市、区)参与试点,濉溪县入选。
改革以来,濉溪共青团在上级团组织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协同联动,多点发力,以干部来源多元化、组织方式多样化、引领动员网络化、工作内容项目化、生存资源社会化、运行机制扁平化为主攻方向,扎实推动各项改革试点目标任务。形成了一批改革试点典型案例,5项改革试点工作案例被纳入全省县域共青团改革试点工作汇编,其中《优化资源社会化配置,提升团组织服务效能》《构建线上矩阵推动引领动员网格化》2项案例被评为全省县域共青团改革试点“优秀工作案例”。经团安徽省委评估推荐、团中央复核,濉溪县改革试点工作被评估为全国“优秀”等次,被团安徽省委评为“优秀”等次。
坚持党建引领、一体推动,增强改革推力
高站位抓改革。濉溪县委书记担任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常委会先后4次专题研究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结合濉溪实际出台《濉溪县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推进改革清单化、项目化、具体化。
一体化促改革。团省委先后4次深入濉溪调研督导,团市委常态化下沉指导,帮助解决干部配备、机构增设等改革实际问题,提出扩展团组织阵地等改革推进意见,切实为改革实施掌舵领航。
实举措推改革。县委将党建带团(队)建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将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中共濉溪县委巡察工作规划(-)》;将团建工作经费纳入党建经费计划;成立县教育团工委,强化团(队)建专项督导结果运用。落实“推优入党”制度、青年联席会议制度,审议通过《濉溪县-年青年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打造服务青年发展“九大名片”。成立团县委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濉溪县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新增事业编制3名。
坚持拓宽来源、破旧立新,激发改革活力
敞开渠道“选”。按“1+2+1+2”模式配备“专兼挂”干部,从教育、非公、农村等领域选派基层团组织挂兼职副书记26名。
不拘一格“用”。全面完成个村(社区)团组织换届工作,推行村(社区)团组织“3+X”队伍建设,建立县域名团干部信息管理数据库,建立名村级储备青年人才库。团县委成功推荐7名优秀基层团干部进入镇党政班子,推荐2名机关团干部晋升四级主任科员。
实事求是“评”。引进“赛马”机制,量化考核科学运用,全面完成年度直属及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区分等次向党组织反馈,评议为优秀等次的团组织及负责人。推荐并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名、省五四红旗团组织2家以及省优秀共青团干部2名。
坚持组织覆盖、扩大辐射,探寻改革蓄力
濉溪团县委认真落实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部署要求,结合青年发展的新特征,突破领域、组织形态、时间空间等各类限制,探索创新团组织建设方式,扩大基层团的工作覆盖。在确保传统领域团建“稳定”,新兴领域团建“出彩”基点上,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覆盖增长率20.21%,成立全市首家律师行业团工委,新增两新团组织个。
围绕中心搭平台,积极落实“1+10+1+N”联络机制,建立“1+4+X”团代表联络站平台,按照领域划分农村、城市、“两新”、学校领域4个专项小组,开展“暖民心”行动、“爱心助考”等活动50余场,该工作现被确定为团中央直接联络点。创新组织激活力,培育直属青创会、青志协等青年社会组织3个;立足青年“趣缘业缘”,新建“芹菜种植”等11个团办青年社团,实现常态化联系组织社团青年余人;建成“青年之家”阵地31家,实现镇(园区)全覆盖。网格化精细管理,构建“一网全覆”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