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了的时光——写在《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出版发行之际-01-16
刚刚进入新年,我拿到了中央党校出版社结集出版的《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一书。去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之年,作为书中部分内容的写作者,这本书一下就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到8年多以前,参与《中国县域经济报》的那次大型采访活动的情形。
年4月的一天,我正在江苏徐州采访时接报社通知,说有重要的事情回报社一趟,我立即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报社。在许宝健社长的办公室里,他对我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2周年,报社研究策划了‘追寻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他还希望这个活动先从江苏开始。
我立刻应声:“好!就让我们江苏先做!”
从北京回到南京后,我积极与江苏省委宣传部联络,征询他们的意见;与各县(市、区)对接,倾听他们建议。经过周密的商讨、策划和准备,制订了大致的采访方向。
无锡江阴,素有“锁航要塞”之称,年要塞起义保障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我把这里定为江苏开始“追寻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采访的首站,把原无锡县(现惠山区、锡山区)第一任县委书记莫珊定为第一位采访对象。时任无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千斤的父亲,解放初期与莫珊一起工作过,他对莫珊非常熟悉;在莫珊曾战斗生活过的泰兴市,当时的市史志档案局的徐文光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关莫珊的历史资料。有了这两位同志的支持,采访莫珊十分顺利。
顺利完成第一个采访,使我信心倍增。在江苏省委党史办、省委宣传部以及各地方党委的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马不停蹄,用一个月时间纵横三省一市,采写出22篇稿件。记忆最深的还是采访泗洪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朱光,创下了一天行程超千里的记录:早上七点从江苏泗洪出发,一路驱车到安徽泗县、濉溪、蚌埠,再回到江苏南京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时分。虽然疲惫不堪,但完成任务的激动心情,让我久久无法成眠。于是我一鼓作气完成了《点点滴滴都是革命的足迹——江苏省泗洪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朱光》,而此时天已大亮。
回想彼时,参与《中国县域经济报》策划的“追寻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采访报道,我一共追寻采访了22位第一任县委书记,有13篇文章见诸报端。随着这13篇文章与报社其他记者采写的文章陆续见报,此次主题采访活动获得了成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我看过你们的关于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报道”“追寻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竭尽心智,做出了极大贡献,不仅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正如此,在后来的无数个日子里,尤其是每年的国庆或是建党纪念日,我都会忆起当年那段追寻采访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的点点滴滴。莫珊、杨肇庭、于康、何春台……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的名字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他们的革命奋斗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感动、启示和激励。
岁月如梭,《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的出版,把当年的那一次主题采访活动和美好的追寻时光凝固了下来,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作者:张道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129.html